夏的回答:犯颜直谏第一谏官魏征的故事 「唐太宗造就了谏官魏征,魏征造就了明君唐太宗。」 一朝天子一朝臣,谏官遇上明君方能「谏」。纵说中国有四千年历史,除唐太宗时代出了一个魏征,大谏官实为罕见异常。魏征本为太子李建成的僚属,而唐太宗却不计前嫌,任他为谏官,允许直接询问政事得失。 直谏军事 有一次,唐太宗鉴于兵源短缺而应宰相封德彝之请求下诣征用不到参军年龄的中男入伍。当诏令转到门下省时,魏征竟拒诣意而不签字。太宗大怒,直斥道:「朕意已决,事与汝何干?」 魏征回道:「竭泽而渔,明年无鱼;焚林而猎,明年无兽。中男充军,租赋杂徭下降,更何况兵不贵多而贵精,毋须凑数。」 唐太宗沉吟半晌,下令停止征兵之事,还赏魏征一口金瓮。 直谏家事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替唐太宗找来了一位才貌出众的女子郑氏为嫔妃,正要纳入宫中,魏征猛然劝阻,道:「此女子已与陆氏订有婚约,皇帝不抢民女,勿坏人家好事,愿皇上体恤百姓之苦。」 但是,其余大臣则称陆郑之间本无什么婚约,而陆氏亦上表否定婚约一事。魏征清楚简单地说:「陆氏否定此事,是避杀身之祸,不得已才这么做。」 太宗不愿再拖延,乾脆取消纳郑氏为妃之事,以免有误。 直谏政事 贞观八年,皇甫德参上书道:「修东宫洛阳,劳民伤财。地租收取过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怒道:「德参要大唐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宫人无发,就心满意足。」 魏征谏道:「上书不偏激不能动主人心,狂夫之言,择善而从。陛下因不再爱听直言而发怒,没了以往胸襟。」 太宗转怒为喜,心情平伏,还升了皇甫德参为监察御史。 Co的回答:有一次,魏征进谏,言辞激烈,伤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回到后宫,大为恼火,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为此却向唐太宗祝贺道:“今天魏征能直言不讳,正说明遇上了明主,我自当祝贺。”唐太宗不觉转怒为喜,厚待魏征如初。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