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鹰的回答: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中意或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26]。这样,中国与日、意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即行取消。不久,中国与英美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的盟国关系,并成为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及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中国与英美等盟国间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成为一种荒谬的现象。从理论上说,旧约的存在无疑从法律上把中国在盟国中置于不平等的地位,这与中国目前的地位极不相称;从现实需要来说,中国战场牵制着百万日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士气。因此,中国和美英等国都开始考虑提前废约的问题。 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汉密尔顿(M.M.Hamilton)在1942年3月27日提出一份备忘录,详细地分析了暂不废约与立即废约的利弊得失。他的结论是,立即废约具有“更重大更持久的意义”。汉密尔顿建议在国务院内成立一个小型委员会,进行废约的准备工作,并起草向中国政府提出的新约初稿[27]。国务院接受了这一意见。 中国方面在9月下旬已决定提出废约问题。10月4日,蒋介石对来访的美国共和党领袖威尔基(W.Willkie)表示,“中国今日尚未能取得国际上平等之地位,故深盼美国民众能了解中国,欲其援助被压迫民族争取平等,应先使其本身获得平等地位始”,明确地向美方提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问题[28]。 10月9日,美英政府同时通知中国驻美英使节:美英准备立即与中国政府就废约问题进行谈判。次日,即在双十国庆节之际,美英公开宣布了这一决定。 中美之间的谈判相对来说比较顺利。以美方提出的新约草案为基础,中方就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谈判,美方基本接受了中方的意见。但中英之间的谈判却在香港九龙租借地问题上陷入困境。中国政府要求废止1898年订立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方在九龙租借地之行政与管理权,连同其官有资产与官有债务,应移交中华民国政府。”[29]但英方认为新界问题不在英国准备与中国谈判的范围之内。对此,中方指出,租借地与租界本属同一范畴,既然中英新约将取消在华租界,新界问题理所当然应在谈判之列。蒋介石甚至表示,如果中英新约内不包括收回新界,他就不同意签字。但英方仍拒绝讨论新界问题。僵持之下,还是中国政府作出让步,决定暂时搁置九龙问题,中英谈判才得以顺利进行。 1982年没查到,不好意思。 传鹰的回答: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中意或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26]。这样,中国与日、意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即行取消。不久,中国与英美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的盟国关系,并成为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及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中国与英美等盟国间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成为一种荒谬的现象。从理论上说,旧约的存在无疑从法律上把中国在盟国中置于不平等的地位,这与中国目前的地位极不相称;从现实需要来说,中国战场牵制着百万日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士气。因此,中国和美英等国都开始考虑提前废约的问题。 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汉密尔顿(M.M.Hamilton)在1942年3月27日提出一份备忘录,详细地分析了暂不废约与立即废约的利弊得失。他的结论是,立即废约具有“更重大更持久的意义”。汉密尔顿建议在国务院内成立一个小型委员会,进行废约的准备工作,并起草向中国政府提出的新约初稿[27]。国务院接受了这一意见。 中国方面在9月下旬已决定提出废约问题。10月4日,蒋介石对来访的美国共和党领袖威尔基(W.Willkie)表示,“中国今日尚未能取得国际上平等之地位,故深盼美国民众能了解中国,欲其援助被压迫民族争取平等,应先使其本身获得平等地位始”,明确地向美方提出了废除不平等条约问题[28]。 10月9日,美英政府同时通知中国驻美英使节:美英准备立即与中国政府就废约问题进行谈判。次日,即在双十国庆节之际,美英公开宣布了这一决定。 中美之间的谈判相对来说比较顺利。以美方提出的新约草案为基础,中方就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谈判,美方基本接受了中方的意见。但中英之间的谈判却在香港九龙租借地问题上陷入困境。中国政府要求废止1898年订立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方在九龙租借地之行政与管理权,连同其官有资产与官有债务,应移交中华民国政府。”[29]但英方认为新界问题不在英国准备与中国谈判的范围之内。对此,中方指出,租借地与租界本属同一范畴,既然中英新约将取消在华租界,新界问题理所当然应在谈判之列。蒋介石甚至表示,如果中英新约内不包括收回新界,他就不同意签字。但英方仍拒绝讨论新界问题。僵持之下,还是中国政府作出让步,决定暂时搁置九龙问题,中英谈判才得以顺利进行。 1982年没查到,不好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