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赵旭阳:1942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事

2020-8-11 18: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65| 评论: 0

摘要: 张喜林的回答: 1942年中国发生的大事是河南大饥荒。 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饥荒之一。这场大饥荒的范围还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安徽。 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 ...

张喜林的回答:

1942年中国发生的大事是河南大饥荒。 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饥荒之一。这场大饥荒的范围还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安徽。 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由于河南地处前线,有下级瞒报、政策失误、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 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大约15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约300万人逃离河南。 扩展资料: 河南大饥荒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河南省恶劣的抗战环境。尽管1942年的大旱是河南饥荒的导火索,但是旱灾本身却无法导致如此严重的饥荒。 在一份日期为1943年9月27日的报告中,视察灾情的政府专员张光嗣总结了河南饥荒严重的四个原因,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军粮的沉重负担,土地贬值太快使得农民即使卖地都无法生存,地方官员挪用救灾粮款的渎职行为。 而学者们的研究总结了大饥荒爆发的几个关键因素战时粮食的减产,中日军队在河南封锁交通线造成的运输困难。 1938年黄河决堤后对农业区的破坏,通货膨胀引起的粮价飞涨,强征军粮来供应河南境内的军队,以及政府救灾不力。 参考值里来源:百度百科—河南大饥荒

卢劲的回答:

1942年中国发生的大事是河南大饥荒。 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饥荒之一。这场大饥荒的范围还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安徽。 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由于河南地处前线,有下级瞒报、政策失误、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 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大约150万人死于饥饿和饥荒引起的疾病,另有约300万人逃离河南。 扩展资料: 河南大饥荒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河南省恶劣的抗战环境。尽管1942年的大旱是河南饥荒的导火索,但是旱灾本身却无法导致如此严重的饥荒。 在一份日期为1943年9月27日的报告中,视察灾情的政府专员张光嗣总结了河南饥荒严重的四个原因,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军粮的沉重负担,土地贬值太快使得农民即使卖地都无法生存,地方官员挪用救灾粮款的渎职行为。 而学者们的研究总结了大饥荒爆发的几个关键因素战时粮食的减产,中日军队在河南封锁交通线造成的运输困难。 1938年黄河决堤后对农业区的破坏,通货膨胀引起的粮价飞涨,强征军粮来供应河南境内的军队,以及政府救灾不力。 参考值里来源:百度百科—河南大饥荒

尹玉的回答:

1941年夏天,洛阳城内,四处弥漫着令人不安的情绪。 那时,日军已经占领了黄河北岸所有重要的渡口,他们的前哨部队随时即可兵临城下,在洛阳的街头已能清晰地听到日军的炮声。尤其,当中条山失守,日军腾出了更多的飞机来空袭这座城市的时候,人们感到,灾难已经越来越近了。 当时,一名叫格兰姆·贝克的美国画家,刚好来到这座城市,他看到,“那些轰炸机整天在上空盘旋、俯冲、活像一群马蜂在折腾一只鼹鼠”“这城市就像个把木板拿开而现出原形的蚂蚁窝,人们在连滚带爬地乱跑”。 在尘土飞扬中,在越来越高的警报器的调门所制造的恐惧之中,到处都是惊慌失措出城逃难的人们。傍晚,当敌机远去的时候,“朝西去的大路上就充满了从洛阳出来的缓慢蠕动着的人群,有的步行,有的乘大车、人力车、排子车、汽车。……人们的叫骂呼喊传到远处的田地里,混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低沉的音响,像只受伤了的野兽把血淌进一条长河时的沉吟。”(格兰姆·贝克《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

吴振鹏的回答:

1942年,是中国在抗日的战场上的一个转折点,在美英两国的帮助下,国民党贷款5亿美元,5000万英镑,重新整顿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抵抗(可能是国民党最大的一次抵抗),而由于战乱的影响,和日本的的大“扫荡”河南的庄稼颗粒无收,和国民党的政策分裂,造成河南没有的到救援,所以1000多万的中国同胞,被活活饿死。也因此加深了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厌恶,和仇恨。

彭静的回答:

1942年让全世界难忘的一件事,河南大旱灾的开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12:22 , Processed in 0.06131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