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菲菲的回答:1. [故事]:孟母三迁 ?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2. 太原王霸的老婆,不知是谁家的女儿。王霸年少时就很有高尚的品节,光武帝的时候征召了他好几次,他也不去做官。王霸看过《逸人传》。他的妻子品行志向也是很好的。先前,王霸与同郡的令狐子伯交朋友,后来子伯当了楚国宰相,而他的儿子也在那地方做了功曹的官。子伯叫他儿子送信给王霸,随行的车马侍从,相当隆重浩荡。王霸的儿子那时正在田间耕作,听到有客人到,便放下锄头回来了。见到令狐的儿子,王霸的儿子感到沮丧惭愧,不敢仰望客人。王霸见到这种情况,脸上很是愧疚,客人离去后便久久地卧在床上不起。妻子感到奇怪便问他什么原因,王霸开始还不肯说,妻子表示抱歉并一再追问,王霸才说:“我跟子伯向来都不相似,之前看见他儿子相貌服装都相当光鲜,举止行为很得当合适,而我的孩子们头发蓬松,牙齿稀疏,不懂礼节,见到客人也感到惭愧,我们父子情谊深厚,不禁也觉得自己失礼。”妻子说:“你年少时就养成高隐的情节,不羡慕功名利禄。现在子伯的高贵哪比得上你?你怎能忘了自己原来的志向,反而为子女的虚荣心惭愧呢?”王霸坐起来笑着说:“你说得是!”于是两夫妻便终身高隐起来。 我的小时代的回答:《列女传》8卷,汉刘向撰。刘向(约公元前77一前67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楚元王刘交的后代,经历了宣布、元帝、成帝三朝,曾任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官,是西汉著名学者,生平著书多种,其中有《洪菊五行传》、《新序》、《说苑》、《别录》、《世说》、《高士传》、《列女传》等。 西汉成帝年间,命谒者陈农搜求天下遗书,于是,散落于民间的大量的诸子百家及各行各类典籍被汇集于汉政府藏书台。为了对这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古书进行系统整理,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刘向遂与其子刘敬受诏同领校书,开始细心地校正古书。而《列女传》就是刘向在校书时编撰的,他说:“臣向与黄门侍郎歆所校《列女传》,种类相从为七篇,以著祸福荣辱之效,是非得失之分,画之屏风四堵。”(徐坚《初学记》引《七略别录》)班固也说“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之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人篇,以戒夭子。”(《汉书·刘向传》)可知刘向作《列女传》,其目的就在于以此作为妇女的教育用书,同时也以“古列女善恶所以兴亡者以戒天子”(宋人曾巩语)。 《列女传》屡经传写,到了宋代已经不是原来的本子了,分篇也各有不同。现存的本子是7卷,每卷15人,共105人,每一卷的后面都有颂。书后有《续列女传》1卷,相传是东汉班昭所增加,《续传》又收列女20人。到了晋朝,又得名画家顾恺之为之一个个画出图像来,于是《列女传》的影响才大起来。 本书的7卷就是7类,按其编排顺序依次为《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母仪传》主要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标准,选取那些言行仪表中合封建礼仪道德的母亲,用以教育后代,以兴教化。例如魏芒慈母的故事,讲魏芒卯的后妻宁肯委屈3个亲子,而绝不亏待前妻5子,勤劳忧惧,仁爱持家,致使前后8子亲如一母兄弟,后来皆为魏大夫卿士。 《贤明传》主要选取贤明廉正、动作有节、通晓事理、遵纪守法的女性。如周宣王后姜氏,贤而有德,非礼不言,非礼不动。周宣王曾沉湎于女色,早睡晚起,不理朝事。姜后即脱簪珥彩服,待罪永巷、痛责自身以谏宣王。宣王惭而从谏,乃早起晚退,勤于政事,成为有名的中兴之君。 《仁智传》选取的是聪明仁智、能预识难易、避危趋安的女性。如曹值氏妻善于观人。晋公子重耳不得志时,曾到曹国,曹恭公不予礼待。曹僖妻则谓僖曰:不知其子老,视其父;不知其君者,视其所从。视晋公子的随从,皆有卿相之材,将来必有成就,应该礼待他们。曹僖即从而礼待之。后来公子重耳果然成霸业,成为著名的霸主晋文公。文公为报曹僖当年之恩,令兵士不许入其闾里,而士民百姓却扶老携幼,赴其闾门以避祸,门外成市。时人都夸赞曹值之妻有远识。 《贞顺传》选取的是谨遵妇礼、忠贞不二的女性。如蔡人之妻既嫁于蔡,而其夫有恶疾,其母欲改嫁之。该女认为夫之不幸即妾之不幸。嫁人之道,一旦结婚,则终身不改。今夫不幸染上恶疾,正应细心照料,以情相慰,怎么可以弃之而再嫁呢?遂不从。 《节义传》选取的是好善慕书、终不背义、为了节义而不避死亡的女性。如鲁义姑姊的故事。齐军攻鲁,于郊野之中见一妇人怀抱一儿,手牵一儿而行。见齐军将至,妇人弃怀中儿而抱手牵者向山中奔去。弃儿啼哭,妇人径行而不回头。齐将追及而问之,才知妇人怀抱者乃是其兄之子。她解释说:见齐军将至,力不能护两儿,则舍己子而反抱兄子。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背公义而向私爱。亡兄子而存已子,是背义也。齐人听之,而罢兵。 《辩通传》选取的是智慧聪颖、能言善辩,以讽喻而排忧解难的女性。如齐钟离春故事。齐无盐氏之女奇丑无比,但很有辩才。因年已40而无能嫁人,乃自荐于齐宣王,谏曰:齐国有四殆:西有强秦之急,南有劲楚之仇。外有国难,内聚奸臣,不务众子而务众妇,如此,一旦山陵崩驰,社稷不稳,则一殆也。修渐台,饰以黄金白玉、珍珠翡翠,致使百姓疲惫,则二殆也。贤者医于山林,诌谀立于左右,邪伪立于本朝,谏者不得通入,则三殆也。饮酒沈湎,夜以继日,女乐俳优,纵横大笑。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此四殆也。齐宣王闻之,愧而从之,拆渐台,罢女乐,退馅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齐国由是大安。无盐女也因之被立为齐宣王正后。 《孽劈传》选取的是淫妒荧惑、背节弃义、指是为非、终致祸败的女性。如殷纣之妃妲已,淫乱无度,唆使纣王造酒池肉林,夺男女裸体而相逐其间。又鼓动纣王剖比干之心,囚禁其子于狱,逼走微子,终使股朝佐臣尽失,殷终为周所灭。 《续传》也即第八卷,已非刘向所撰,而是后汉班昭所补,共收20人,也以“母仪”、“贞顺”、“仁智”等区分之。 《列女传》的成书有其重要意义。不管作者编撰此书的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刘向把古代著名妇女事迹,“种类相从”的搜集起来,便于人们查考和研究。人类社会本是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男女共同劳动的结果。在数千年的古代社会里,重男轻女,妇女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列女传》可以稍稍提高人们对于妇女的认识。自从刘向编撰《列女传》以后,《汉书》即立《元后列传》,《后汉书》则有《列女列传》,其后许多史书有开设记载妇女活动的专栏,创立了重视妇女历史地位的先例。所以,《列女传》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 有虞二妃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叟,弟曰象,敖游 于嫚,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 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 俭,思尽妇道。瞽叟与象谋杀舜。使涂廪,舜归告二女曰:“父母使我涂廪,我其往。”二 女曰:“往哉!”舜既治廪,乃捐阶,瞽叟焚廪,舜往飞出。象复与父母谋,使舜浚井。舜 乃告二女,二女曰:“俞,往哉!”舜往浚井,格其出入,从掩,舜潜出。时既不能杀舜, 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舜之 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父母欲杀舜,舜犹不怨,怒之不已。舜往于田号泣,日呼旻天,呼 父母。惟害若兹,思慕不已。不怨其弟,笃厚不怠。既纳于百揆,宾于四门,选于林木,入 于大麓,尧试之百方,每事常谋于二女。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封象 于有庳,事瞽叟犹若初焉。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 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君子曰:“二妃德纯而行笃。诗云:“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 此之谓也。 颂曰:元始二妃,帝尧之女,嫔列有虞,承舜于下,以尊事卑,终能劳苦,瞽叟和宁, 卒享福祜。 弃母姜嫄 弃母姜嫄者,邰侯之女也。当尧之时,行见巨人迹,好而履之,归而有娠,浸以益大, 心怪恶之,卜筮禋祀,以求无子,终生子。以为不祥而弃之隘巷,牛羊避而不践。乃送之平 林之中,后伐平林者咸荐之覆之。乃取置寒冰之上,飞鸟伛翼之。姜嫄以为异,乃收以归。 因命曰弃。姜嫄之性,清静专一,好种稼穑。及弃长,而教之种树桑麻。弃之性明而仁,能 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弃居稷官,更国邰地,遂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及尧崩,舜即位, 乃命之曰:“弃!黎民阻饥,汝居稷,播时百谷。”其后世世居稷,至周文武而兴为天子。 君子谓姜嫄静而有化。诗云:“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又曰:“思文后稷,克 配彼天,立我烝民。”此之谓也。 颂曰:弃母姜嫄,清静专一,履迹而孕,惧弃于野,鸟兽覆翼,乃复收恤,卒为帝佐, 母道既毕。 契母简狄 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女也。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过而 坠之。五色甚好,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简狄性好 人事之治,上知天文,乐于施惠。及契长,而教之理顺之序。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 卒致其名。尧使为司徒,封之于亳。及尧崩,舜即位,乃敕之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 逊,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其后世世居亳,至殷汤兴为天子。君子谓简狄仁而有 礼。诗云:“有娀方将,立子生商。又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之谓也。 颂曰:契母简狄,敦仁励翼,吞卵产子,遂自修饰,教以事理,推恩有德,契为帝辅, 盖母有力。 启母涂山 启母者,涂山氏长女也。夏禹娶以为妃。既生启,辛壬癸甲,启呱呱泣,禹去而治水, 惟荒度土功,三过其家,不入其门。涂山独明教训,而致其化焉。及启长,化其德而从其 教,卒致令名。禹为天子,而启为嗣,持禹之功而不殒。君子谓涂山强于教诲。诗云:“厘 尔士女,从以孙子。”此之谓也。 颂曰:启母涂山,维配帝禹,辛壬癸甲,禹往敷土,启呱呱泣,母独论序,教训以善, 卒继其父。 汤妃有■ 汤妃有■者,有妊氏之女也。殷汤娶以为妃,生仲壬外丙,亦明教训,致其功。有妊之 妃汤也,统领九嫔,后宫有序,咸无妒媢逆理之人,卒致王功。君子谓妃明而有序。诗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贤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其有■之谓也。 颂曰:汤妃有■,质行聪明,媵从伊尹,自夏适殷,勤悫治中,九嫔有行,化训内外, 亦无愆殃。 以上摘自母仪传 下面是全文,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