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兆禧的回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就: 1. 建成大中型项目五百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 2.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3.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设起来,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到1965年,石油已经全部自给; 4.电力工业增长很快,十年中,农村用电量增长了近70倍; 5.新建铁路八千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 6.尖端科技方面,成功试验了第一个原子弹,研制成功了结晶牛胰岛素; 7.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英雄模范人物。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或十年探索。 十年探索指的是在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班子对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摸索道路 这期间比较著名的有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运动。他们想要探索出一条不靠着资本主义那一套的经济发展方向,同时又要控制人民的思想,以巩固共产党的统治。因此设计出了一套计划型经济。 王晓丹的回答:(1)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等得到长足发展,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医疗、科学技术方面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 (3)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环境得到改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极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70年代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开了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秦晓琳的回答: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是指我国的1956——1966年间。这时期广为人知并非中国的巨大成果,当然如果经验教训也算成果那就另当别论。 由于与苏联关系搞僵,破裂,导致的后果就是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可是确实不顺,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就预示着这一时期百姓生活的悲哀——超英赶美的计划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无限浮夸风气,片面追求大而公则是人民公社化的弊端,这是左倾思想在作祟,更是中国的悲哀。 接下去,1960中国人的灾难来了,三年青黄不接正说明了以为浮夸,片面发展重工业是会有严峻后果的,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劳动积极性挫伤以及自然灾害,将中国人的承受能力降到了最低——整村整村的饿死!那叫“三年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 不过还好,1961年周恩来发现了这个问题,提出个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将中国经济挽回了一点,不过没有从源头解决。 再往下,就是文革。 更不堪回首。 建国六十年,进步三十年,就是因为前三十年我们左倾了。不仅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如此,文革更是如此。 但如果要说一些成就,当然有了,比如雷锋精神,大庆油田(1960)以及铁人王庆喜,两弹元勋邓稼先(1964的原子弹,1967的氢弹),以及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等等,他们都是祖辈心中的偶像。确实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们究竟是富起来了,还是陷下去了,这值得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