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刚的回答:服务与管理的重要。 没有范文。 以下供参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总结就是让上级知道你有什么贡献,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 所以应该写好几点: 1、你对岗位和工作上的认识2、具体你做了什么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动脑子去解决的。就算没什么,也要写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你如何通过努力解决了 4、以后工作中你还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实哪些知识 5、上级喜欢主动工作的人。你分内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即事前准备工作以下供你参考: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评价、总分析,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主要内容。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产生的,都应写清楚。 3.经验和教训。为了便于今后工作,必须对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并形成理论知识。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基本不夸大,缺点基本不缩小。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语句通顺,容易理解。 3.要详略适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突出重点。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与日期。 乄終極の幻想的回答:我的工作总结看看能帮到你吗 人口普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人人有责的事情。***社区人口普查组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街道人普办的指导下,经过***社区全体普查员两个月的加班加点工作,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社区是一个大社区,面积大,人口多。九月中旬根据街道人普办下发的航拍图,按照80户至100户,但最高不超过600户的住房单元为一个普查小区的原则,把社区划分为21个普查小区,作为普查员摸底时绘制普查小区地图的底图。每个社区干部平均分担两个普查小区的工作任务。十月份正式入户登记。这次共完成登记2307户,6280人,现住人口4455人,出生人口46人,死亡人口18人。 人口普查工作是我自走上公益岗位的一件大事,我能亲自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感到无比的神圣,同时也自知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人口普查涉及每家每户每一个人,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工作量大、环节多。入户普查开始,一位社区干部家里有事不能参加,我承担起她的工作。 疑问出现,我也是随叫随到。 自从10月份人口普查工作启动开始我社区普查员连续多日耗战工作至深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普查工作难度大,一部分人不充分理解人口普查的意义,不够配合,或者态度激烈的对抗普查工作。我们做的就是认真的耐心细致的讲解人口普查的意义。尽量的少占用居民的时间,做到让每一个被普查的人理解人口普查,接受人口普查,赞同人口普查。找人难、入户难,为了能确保按时按质的完成普查工作,同志们放弃国庆休假时间,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地多次上门入户调查。并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入户效率.一是通过留便条登记,晚上登记、休息日登记等方式,提高了登记效率;二是由利用热心老年群众的引导。一般这些老同志在邻居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比较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在入户登记时多寻求这些老同志的引导帮助,有助于抵消居民的抵触情绪,顺利完成普查登记工作。我们第十三小区的王玉兰老人就为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 每位社区干部在人普期间都能克服家庭种种困难,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全心的投入到十年一次的人普工作。社区把普查小区划分到了每一个人,有几位已为人母的社区干部,家里的孩子正处于需要父母精心照料、辅导功课的年龄,但在这次人口普查工作中,别说要父母给他们辅导功课了,连吃饭都成问题。在人口普查非常忙的阶段,他们的子女经常就是放了学一个人在家,一袋泡面、一包饼干就是他们的晚饭,然后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与父母的交流少之又少。 摸底入户登记、复查时间短,普查任务重。街道、社区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富余人员, “一个萝卜一个坑”,还导致与很多其他工作有时间上的冲突。社区干部克服困难,做好每一项工作。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的准确,避免遗漏。我们又通过公安部门查阅户籍资料,新生婴儿出生台账、死亡人口台账、外籍人员台账、等各种资料,逐个核实登记到位。对于空挂户、挂靠户和集体户,我们多方查找落实去向。对于工地人员和流浪人员,社区主任亲自下社区查找并进行登记。确保了普查工作全面覆盖。 这次人口普查我们切实做到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切实把人口普查工作做实。最终人口普查工作得到圆满的结束。 ***社区 2010 年1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