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陈工孟: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乎”是什么意思?

2020-8-11 17: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96| 评论: 0

摘要: 卢璐的回答: 是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赤壁赋》。 节选如下: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 ...

卢璐的回答:

是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赤壁赋》。 节选如下: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如下: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 作品赏析 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赤壁赋

努力吧的回答:

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

欣荣宏的回答:

乎:是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翻译: 山环水绕,(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出处: 源自《前赤壁赋》 解析: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朱珠的回答:

在“郁乎苍苍”中,“乎”就是形容词词尾。语气助词 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翻译成 “啊”“呀”。 解释: ?大山与河流一片寂静,周围树木葱郁,百草丛生,青青一片. “乎”还可以充当语气词,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但那都是用在句末。比如: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问语气) 2、美哉乎,山河之固!(感叹句) 成语解释:缪:通“缭”,缭绕,纠结。形容山与河流相互交错。 成语出处:宋·苏轼《赤壁赋》:“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成语例子:访五昌旧垒,山川相缪,日费诗筒。 宋·吴文英《木兰花慢》词 解释:通“缭”,缭绕,纠结。形容山与河流相互交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1 08:56 , Processed in 0.06265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