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海峰的回答:读音:nián,声母n,韵母i和an,声调第二声。
鲇或称鲶鱼、猫鱼。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
猫鱼因其口周有长须并很像猫吻端的触毛,故俗称猫鱼。其上腭至少有须一对,吻部也可能有一对,颏部另有一对。许多鲇的背鳍和胸鳍前部生有硬刺,与毒腺相连,刺人甚痛。
杜广强的回答:拼音:nián
nián:声母n,韵母an,二声。
基本字义:
形声字,鱼(鱼)表意,表示鲇鱼;黏(nian)省声,表示鲇鱼无鳞而多黏液。形旁简化。本义是鲇鱼。鲇鱼,身体表面多黏液,无鳞,背部苍黑色,腹面白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须,尾圆而短,不分叉。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天潜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
组词如下:
鲇鱼、鲇溜、鼠鲇、鲇缘竹、鲇出溜、鲇鱼上竹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夕阳丶残缺的纠缠﹌的回答:鲇nián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骆国清的回答:鲇这个字与年同音。 鲇 拼音: nián , 笔划: 13 部首: 鱼 五笔: qghk 基本解释:鲇 (鮎) nián 〔鲇鱼〕头大嘴宽,尾圆而短,皮有黏质,无鳞,背部苍黑色,腹白色,上下颌有四根须。昼伏泥中,夜出活动。。 (鮎) 笔画数:13; 部首:鱼; 黄倩的回答:n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