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陈连生:初中物理输液瓶的原理

2020-8-11 16: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陈航的回答: 静脉输液的原理及故障排除法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无菌药液自输液瓶经输液管通过针尖输入到静脉内应具备的条件是:①输液瓶必须具有一定 ...

陈航的回答:

静脉输液的原理及故障排除法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无菌药液自输液瓶经输液管通过针尖输入到静脉内应具备的条件是:①输液瓶必须具有一定高度.②液面必须与大气相通(软包装液体除外).③输液管道通畅. 1.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 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 (2) 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分子量大,在血液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2.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1)溶液不滴 ①针头滑出血管外 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防碍液体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为止. ③压力过低 输液瓶位置过低所致,适当抬高输液瓶位置点滴即可通畅. ④静脉痉挛 液体滴入不畅,由于穿刺肢体在冷的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局部热敷可解除痉挛. ⑤针头阻塞 液体不滴,又无回血抽出时,表明针头阻塞,应拔出后更换针头,重选静脉进行穿刺.切忌强行挤压导管或用溶液冲注针头,以免血凝块进入静脉造成栓塞. (2)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①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 先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再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体降至露出液面,见到点滴时,可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即可. 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 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瓶身,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或将插入瓶内的针头拔出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消毒瓶口插入针头继续点滴. (3)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①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 先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再打开调节孔,当滴管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 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 可夹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使液体下流至滴管内,当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停止挤压,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 (4)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输液过程中,若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紧密,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输液与血液流动相等

胡玮琪的回答:

静脉输液的原理及故障排除法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无菌药液自输液瓶经输液管通过针尖输入到静脉内应具备的条件是:①输液瓶必须具有一定高度.②液面必须与大气相通(软包装液体除外).③输液管道通畅. 1.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 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 (2) 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分子量大,在血液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2.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1)溶液不滴 ①针头滑出血管外 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防碍液体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为止. ③压力过低 输液瓶位置过低所致,适当抬高输液瓶位置点滴即可通畅. ④静脉痉挛 液体滴入不畅,由于穿刺肢体在冷的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局部热敷可解除痉挛. ⑤针头阻塞 液体不滴,又无回血抽出时,表明针头阻塞,应拔出后更换针头,重选静脉进行穿刺.切忌强行挤压导管或用溶液冲注针头,以免血凝块进入静脉造成栓塞. (2)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①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 先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再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体降至露出液面,见到点滴时,可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即可. 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 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瓶身,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或将插入瓶内的针头拔出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消毒瓶口插入针头继续点滴. (3)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①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 先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再打开调节孔,当滴管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 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 可夹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使液体下流至滴管内,当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停止挤压,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 (4)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输液过程中,若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紧密,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输液与血液流动相等

精彩世界的回答:

静脉输液的原理及故障排除法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无菌药液自输液瓶经输液管通过针尖输入到静脉内应具备的条件是:①输液瓶必须具有一定高度。②液面必须与大气相通(软包装液体除外)。③输液管道通畅。 1.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 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电解质失调。 (2) 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分子量大,在血液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2.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1)溶液不滴 ①针头滑出血管外 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防碍液体滴入,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为止。 ③压力过低 输液瓶位置过低所致,适当抬高输液瓶位置点滴即可通畅。 ④静脉痉挛 液体滴入不畅,由于穿刺肢体在冷的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局部热敷可解除痉挛。 ⑤针头阻塞 液体不滴,又无回血抽出时,表明针头阻塞,应拔出后更换针头,重选静脉进行穿刺。切忌强行挤压导管或用溶液冲注针头,以免血凝块进入静脉造成栓塞。 (2)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①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 先夹紧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再打开调节孔,待滴管内液体降至露出液面,见到点滴时,可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即可。 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 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瓶身,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或将插入瓶内的针头拔出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消毒瓶口插入针头继续点滴。 (3)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①滴管侧壁有调节孔时 先夹紧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再打开调节孔,当滴管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关闭调节孔,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 ②滴管侧壁无调节孔时 可夹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使液体下流至滴管内,当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停止挤压,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 (4)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输液过程中,若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紧密,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2 05:45 , Processed in 0.06080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