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推扬网 门户 你问我答 查看内容

王超群:石油七姐妹的体系瓦解

2020-8-11 16: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3| 评论: 0

摘要: 李明文的回答: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对“七姐妹”构成了强烈冲击,以致“七姐妹”巨头体系瓦解。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形成及其活动 第一次冲击是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到1970年加拉加 ...

李明文的回答: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发生了几次“大地震”,对“七姐妹”构成了强烈冲击,以致“七姐妹”巨头体系瓦解。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形成及其活动 第一次冲击是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到1970年加拉加斯会议。欧佩克成员国第一次如此紧密地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同“七姐妹”为首的外国石油公司斗争,要求原油标价反映汇率变化,提高税率,增加利润分成。 20世纪50年代,中东连续发现特大油田,石油产量增长很快。此时,苏联由于开发“第二巴库”,也把大量原油投放西方市场,石油市场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意大利在发达国家中率先从苏联大量进口原油。50年代末,出现了市价低于标价的情况。1959年,英国石油公司率先单方面把标价压下来,“七姐妹”立即跟进。1960年,新泽西再一次压低标价,“七姐妹”又一次跟进。标价直接关系东道国的收入,“七姐妹”事先不同产油国商量,其我行我素的做法激怒了产油国。在民族主义思潮的支持下,五个主要产油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发起组成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此后,欧佩克成员国发展到13个。欧佩克的团结、斗争,迫使“七姐妹”卡特尔不得不把标价恢复到第二次压价前的水平。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前后,中东产油国共同斗争,迫使各国石油公司普遍接受委内瑞拉的“五五分成”原则。原先石油公司的利润,大体上产油国政府与公司是“三七开”,产油国得到30%,改为“五五分成”后,产油国可以拿到50%的利润。 1969年,利比亚发生革命。新上台的卡扎菲政府率先向国际公司发动攻势,要求提高标价,增加税率。它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迫使在利比亚的23家外国公司先后都接受了条件,即标价提高每桶50美分,税率提高5%,政府同公司的利润分成改为55∶45。 由于担心利比亚的做法会引起“多米诺效应”,“七姐妹”把在中东的23家外国公司组织成“联合阵线”,共同对抗欧佩克成员国,国际公司形成一个集团来同欧佩克谈判,各家公司不单独与产油国政府谈。如果哪家公司被产油国减产乃至停产,其他公司就向它提供原油。但是由于欧佩克加拉加斯会议推广了利比亚的经验,导致这一策略完全失败。海湾产油国首先迫使国际公司方面在德黑兰协议上签字,利比亚等地中海原油出口国又迫使公司方面接受的黎波里协议。最后原油标价提高了,税率提高了,“七姐妹”在各产油国的控制地位被动摇,它们控制石油价格的特权也被剥夺。 国有化浪潮 第二轮冲击波——国有化,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欧佩克国家采取了一步走(接管)和分步走(参股)两种方式。 1972年10月5日,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大臣亚马尼率领海湾国家石油部长同相关石油公司在纽约签订参股总协议。总协议规定,从1973年1月1日起,各产油国在相关石油公司中参股25%,稳定5年;1979-1982年,每年增加参股5%,1983年增加6%,达到51%(标志着产油国取得对公司的控制权),然后保持到租借权期满(约1990-2000年)。事实上,各国都加快了进度。科威特首先提前到1974年1月1日参股60%,1975年取得科威特石油公司100%的股权。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如法炮制。伊朗1973年让国际参股财团立即把经营管理权归还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完成了国有化。伊拉克于1972年接管了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所有权,1973年取得巴士拉石油公司(伊拉克石油公司在南部的子公司)60%的股权。在此之前,阿尔及利亚首先发难,1968年12月初接管盖蒂石油公司51%的股权;利比亚1970年12月接收萨里尔油田中英国石油公司的一半股权,分别开始它们的国有化进程。委内瑞拉自1976年1月1日起,接收全部20多家外国石油公司的石油资产。这样,到1976年初,欧佩克成员国完成或基本完成了石油工业国有化。 国有化对“七姐妹”的打击十分沉重。第一,几十年来高额利润来源的基础——租借权合同全部作废,租借权这种殖民主义性质的控制权从此消灭。第二,“七姐妹”的上游资产大部损失。除了在美国、加拿大的不受影响外,凡在发展中国家的上游资产——巨大的油气储量、高产量的油田、管道、储油设施、自用炼油厂、码头,统统被东道国收走。第三,一批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走上舞台,进入世界石油市场。它们拥有大量的油气储量、巨大的原油生产能力、少量炼油能力,占有本国油品市场(或成为本国市场的主体)。“七姐妹”在世界石油工业中“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打破,不再能肆无忌惮地掠夺产油国的石油、天然气。第四,“七姐妹”之间由于拥有租让权、股权而形成的血缘性的关系破灭了,它们不再是不可侵犯的“巨无霸”,它们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转变为以竞争为主的关系。第五,“七姐妹”同产油国的关系,不再是带有宗主国色彩的特权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同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通过产量分成合同或服务合同进行平等、互利合作的关系。国际石油公司从产油国国家石油公司得到原油供应,向产油国提供资本、人才、技术帮助。 同1972年比较,1980年“七姐妹”拥有的原油可采储量从2844亿桶(398.6亿吨)减少到274亿桶(37.5亿吨),减少了90%;在资本主义世界可采储量中的比重从50%减少到5%;它们所掌握的原油供应量,从平均每日3035万桶(415.8万吨)减少到2043万桶(279.86万吨),减少了32.7%;它们掌握的原油产量,由平均每日2772万桶(379.7万吨)减少到824万桶(112.87万吨),减少70%。 不过,“七姐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于油价大大提高,其营业额和利润大大增加了。1980年是“七姐妹”销售收入的高峰年。在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公司中,按销售额排序,它们占了前一、二、三、五、六、七、十位,依次为:埃克森、壳牌、美孚、德士古、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海湾。埃克森的销售额独领风骚,突破1000亿美元;“小妹妹”海湾石油公司为264.83亿美元。按资产总额排序,依次是壳牌(685.19亿美元)、埃克森(565.7亿美元)、BP(423.78亿美元)、美孚(327.05亿美元)、德士古(264.3亿美元)、雪佛龙(221.62亿美元)、海湾(186.38亿美元)。按利润排序,名列第一、第二位的是埃克森(56.5亿美元)和壳牌(51.74亿美元),后面分别是BP(33.37亿美元)、美孚(32.72亿美元)、德士古(26.43亿美元)、雪佛龙(24.01亿美元)和海湾(19.15亿美元)。“七姐妹”中,美国占5家,欧洲占2家,美国资本的优势明显。

风声依旧的回答:

我是来看评论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服务|投稿要求|禁言标准|版权说明|免责声明|手机版|小黑屋|推扬网 ( 粤ICP备18134897号 )|网站地图 | 邮箱:vayae@hotmail.com

GMT+8, 2025-5-2 01:58 , Processed in 0.06309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